近年来,随着手机卡实名制政策的全面推行,个人名下办理的手机卡数量逐渐增多。然而,部分不法分子利用他人身份信息办理手机卡,从事违法犯罪活动,严重侵害了公民个人信息安全和合法权益。为了方便用户查询名下手机卡数量,维护个人信息安全,工信部推出了“一证通查”服务。
什么是“一证通查”?
“一证通查”是指用户持本人身份证,通过线上或线下渠道申请查询名下所有移动电话卡数量的服务。该服务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CAICT)联合三大基础电信企业和移动通信转售企业共同提供,于2021年9月正式上线。
如何办理“一证通查”?
用户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办理“一证通查”:
线上渠道:
- 用户可通过“工信微报”、“工信部反诈专班”微信公众号、运营商网上营业厅、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官方网站、支付宝“一证通查”小程序等线上渠道提交预约查询申请。
- 填写姓名、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等个人信息,并完成身份验证。
- 提交申请后,用户将在48小时内通过短信收到查询结果。
线下渠道:
- 用户可持本人二代身份证到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营业厅提交预约查询申请。
- 工作人员会核对用户身份信息,并办理查询手续。
- 用户可在现场查询结果,或于48小时内收到短信通知。
“一证通查”有哪些注意事项?
- 用户在办理“一证通查”时,需确保提供的信息真实准确。
- 同一用户24小时内只能查询一次。
- 用户对查询结果有异议时,可通过相应电信企业的客服渠道进行核实。
“一证通查”的意义
“一证通查”服务的推出,为用户提供了便捷的查询渠道,帮助用户了解名下手机卡数量,及时发现并制止他人冒名办理手机卡的行为,有效保障了个人信息安全和合法权益。同时,该服务也有助于净化通信市场环境,打击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
“一证通查”是一项便民惠民的举措,值得推广普及。用户应积极使用该服务,维护自身信息安全和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