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网贷逾期问题也日益严峻。为了尽快收回欠款,一些网贷平台或催收公司会通过联系借款人通讯录的方式进行催收,这种行为是否违法呢?
答案是肯定的,催债联系通讯录违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53条规定,非法获取、提供、买卖或者非法使用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催收人员联系借款人通讯录,属于获取和使用个人信息的行为。而借款人的通讯录信息属于个人隐私,未经本人同意,任何人不得获取和使用。因此,催收人员联系借款人通讯录的行为,侵犯了借款人的个人隐私权,属于违法行为。
此外,根据《民法典》第1032条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催收人员联系借款人通讯录,不仅侵犯了借款人的个人隐私权,还可能对借款人通讯录中的联系人造成骚扰和困扰,甚至影响他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因此,这种行为也违反了《民法典》的规定。
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如果借款人遇到催收人员联系通讯录的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维护自身权益:
- 立即向催收人员表明拒绝的态度,并要求对方停止联系通讯录。
- 保留相关证据,如通话录音、短信截图等。
- 向公安机关报案,或向网贷平台所在地的金融监管部门投诉。
网贷平台应如何合规催收?
网贷平台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催收行为,不得采取暴力、威胁、骚扰等方式进行催收。
具体而言,网贷平台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合规催收:
- 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进行催收,但不得联系借款人通讯录中的联系人。
- 上门催收时,应出示合法身份证明,并文明礼貌地进行催收。
- 不得采取暴力、威胁、骚扰等方式进行催收。
网贷平台应加强对催收人员的管理,定期对催收人员进行法律法规培训,确保催收行为合规合法。